炒股配资配资线上 陶渊明社会责任感颇强,一直想有所作为,却又为何归隐田园呢?

今日需要关注的数据有,德国5月实际零售销售月率、英国7月CBI零售销售差值和美国7月达拉斯联储制造业活动指数。

文|星揽史说

编辑|星揽史说

有的学者认为陶渊明“在中国文化史上,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。他成为自然的一员,不是旁观者,不是欣赏者,更不是占有者。”

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。

陶渊明“质性自然”,颖脱不羁,又深受魏晋玄学自然观的影响。

在处世态度上抱朴守真、率性自适的自然思想的确十分突出,

以致成为他后期生活的一种主导思想。

但是,能否因此就推导出“诗人主张的顺应自然同时就意味放弃一切人的作为和斗争,

而对人生社会持消极无为的态度”。

或说他达到了“对‘化’的顺从到对‘命’的乐于接受”,以致“泯灭情感”的境界,生活进入了“无是非和无欲求”,“放弃一切的价值关怀,即进入无价值”的状态呢?

这些问题涉及陶渊明的思想,影响到对诗人的评价,似有深入探讨和加以澄清的必要。

儒学影响深远

《宋书·臧焘传》:“自黄初至晋末百余年间,儒教尽矣”,“公卿大夫罕通其业”。魏至两晋时期,儒学衰落,玄学勃兴,

人为的试验屡屡失败,自然思想十分昂扬。

但是,儒学的衰弱只是从东汉“独尊”的地位跌落下来,其影响并未完全消失,

仍然对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。

特别是儒学中的人为思想,一直指导着我国一代代的文人学士去追求理想的政治和理想的人格。

陶渊明虽然深受老庄玄学的影响,其自然思想的表现多方面的,

每个方面的表现又是相当充分的,并常常伴之以率真的行为。

但诗人毕竟是生活在由玄风畅行、清淡炽盛而向崇尚儒术转化的东晋时代。由于北方国土的丧失,士人开始转向实际,

又有了责任感和事业心,生活态度也变得严肃起来,这时儒学再度受到尊重和推崇。

而浔阳又是一个儒学中心,陶渊明则自幼“游好在六经”,服膺儒道,

所以他就并非一味任性,只讲自然,而放弃人为。从诗人的一生来看,他相当重视作为,人为思想颇为突出,

并表现在各个方面:

对于社会,他向往远古“黄虞”“羲农”时代的真朴,追求“明君贤臣”的理想政治,

谴责险恶的时风和卑污的世俗,“羲农去我久,举世少复真!……如何绝世下,六籍无一亲!终日驰车走,不见所问津。”

(《饮酒二十首》)诗人并不因为世风时俗败坏,士人道德沦丧,就避时循世,任情纵欲,或高蹈自任,企求羽化登仙,

而是积极入世,企求改良政治。

对待生活,陶渊明更是自强不息,勤劳节俭。“忆我少壮时,无乐自欣豫。猛志逸四海,骞翮思远翥。”《杂诗十二首》)“少时壮且厉,抚剑独行游。”

(《拟古九首》“进德修业,将以及时。”(《读史述九章》)。诗人少年时,

有“佐君立业”“大济于苍生”的雄心壮志,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。

中年“以禄代耕”,入仕为祭酒,因不堪吏职,少日自解归,即开始躬耕自资。

但长此以往,又担心自己碌碌无为,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:“行向不惑,淹留遂无成。”

《饮酒二十首》诗人先后入桓玄、刘裕和刘敬宣幕任职,

虽是“因贫而仕”,但更为“立善有遗爱”。“

先师遗训,余岂之坠。

四十无闻,斯不足畏,脂我名车,策我名骥,千里虽遥,孰敢不至!”《荣木》)诗人积极进取,希图见用于当世,立功扬名。

41岁,“逃禄而归耕”之后,他是:“代耕本非望,所业在田桑。躬耕未曾替……。”《杂诗十二首》“

开春理常业,岁功卿可观。展业肆微勤,日入负来还。”

《庚辰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“岂忘袭轻裘,苟得非所钦!”《咏贫士》诗人不愿“苟得”,

过那种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的寄生生活,而是以“田桑”为“常业”,“躬耕”不止,力求“自资”。

晚年,在躬耕之余,诗人不忘读书与游艺:“既耕亦已种,时还读我书。……泛览周王传,流观山海图。”《读山海经十三首》“息交游闲业,卧起弄书琴。”《和郭主薄二首》)

对于陶渊明的一生,鲁迅先生曾做过这样的分析:“《陶集》里有《述酒》一篇,是说当时政治的。

这样看来,可见他于世事也没有遗忘和冷淡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。

而且,干朝政还是留心……”诗人“总不能超于尘世”,

反映他还是面对现实,并非遗世的独立者。

“他于世事并没有遗忘和冷淡”,“于朝政还是留心”,表明诗人并非超然物外,而是关心社会,留心政治。

他对生活并非过分拘泥,过于执着,但态度又是相当认真严肃的。

他不像一般士人那样对待人生,遗落世务,消极避世,任情纵欲、疏狂放诞,

以清谈饮宴,来掩盖其腐化堕落的生活。

最鲜明而集中地表现陶渊明努力奋发的人为思想的作品

,当数《杂诗十二首》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,及时当勉励,岁月不待人。

日月掷人去,有志不获骋。念此怀悲凄,终晓不能静。”诗人慨叹时光沦没,功业未就,年华不再,欲伸自爱自励,有益于社会的意志。

在向外寻求生命价值过程中,他充满强烈的责任感和岁月的紧迫感。

对于子女,陶渊明舐犊情深,充满爱恋,和蔼慈祥,但也流露出一些不满

:“虽有五男儿,总不好纸笔。阿舒已二八,懒惰故无匹。阿宣行志学,而不爱文术。雍端年十三,不识云与七。通子垂九龄,但觅梨与栗。”

《责子》诗人为诸子“不好纸笔”,“不爱文术”,学业无望而悲叹,

热切地希望他们学业有成,仕途有望,不要“懒惰”。

在《与子俨等疏》中,他还训诲儿子要以管仲的“以败为成”,伍举的“因丧立功”为榜样,来激励自己

陶渊明不仅自己重视人为,而且要求儿子也有所作为。

总之,陶渊明不论是对社会,还是对生活,不论是对自己,还是对儿子,都重视作为。可以说,

人为思想贯穿诗人一生的各个方面。

也正因为他有积极进取、自强不息的人为思想,

才使自己与清淡玄理的名士、服食“仙丹”以求长生的道徒、期生净土的佛子区分开来,高出于一般晋宋士人。

陶渊明一生追求适性自足、本性不受任何破坏或改变,以求回归宇宙本体。

要求儿子有所作为

他也确实作出努力,并力求摆正我与物、个人与群体的位置,

取得了同时代人不可比拟的事业成就和高尚人格的完善。

在走向自然本体的过程中,陶渊明是说过:“纵浪大化中,不喜亦不惧”。《形影神》这只表明他企图以服膺自然,委之“大化”的态度,

来解脱生死寿夭和贫贱穷通的困扰。

但是,尽管诗人外表旷达超逸,似乎舍弃‘喜’“惧”,“泯灭情感”,

而内心的情结并不能真正解脱。他对死亡和人生短促,仍然有忧虑和伤感,并积极努力以延长生命或增加生命的密度:“日月有环周,我去不再阳。眷眷往昔时,忆此断人肠。”

《杂诗十二首》“世短意恒多,斯人乐久生。……酒能祛百虑,菊为制颓龄。”《九日闲居》对于贫穷的生活,诗人内心痛苦,惭愧不已:

“汝辈稚小家贫,每役柴水之劳,何时可免?

念之在心,苦何可言。”(《与子伊等疏》)

在其他方面,陶渊明更不会“舍弃‘喜’‘惧’”心理、“泯灭情感”。

否则,就不会有他的诗,他也不可能成为诗人。因为“没有感情,就没有诗”,也不能成为诗人。

这是许多诗人总结出的经验。作为大诗人,陶渊明不仅有感情,

而且“是一位缠绵悱恻多情的人”,“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。

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,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。”

他爱憎分明,喜惧哀乐都有直率的表现

:“吾亦爱吾庐”,“念此使人惧”,“但畏人我欺”,“哀哉亦可伤”。

离优凄目前”,“乐是幽居”等等(着重号为笔者所加),很显然,“泯灭情感”说,

是无视诗人生活、思想与作品实际的无稽之谈。

至于陶渊明“泯灭情感的前提”,则是“无是非和无欲求”。而“无是非”的涵义,是无“善恶的价值判断”,

“放弃一切的价值关怀,即进入无价值”的境界。

追求田园生活

而“无欲求”的涵义,是“无意志化的过程”,具体则表现在对“最起码的物质条件都不能保证,不可常得”。

“诗人没有任何不满和抱怨,他已完全泯灭了意志,

对这种最贫穷的生活也不想作任何改变”。

类似说法,离诗人的实际似乎更远。

陶渊明摆脱了世俗的价值观念,不以物务自摆,“不戚戚于贫贱,不汲汲于富贵”《五柳先生传》),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,

但他并没有落到“无是非”,不分善恶的地步

他并没有放弃“价值关怀”和“价值判断”,“进入无价值”的境地。

我们只能说他把生死寿夭、贵贱出处看得比较淡,表现出旷达的情怀,似乎有些超脱。

在政治方面,诗人向往“轩唐”之世,批判“八表同昏”的现实;人性方面,

他崇尚“真淳”的古俗,反对浇薄的时风。

生活道路上,他要返归“无世情”的田园,远离险恶恐怖的官场,长期躬耕以自资,

反对鄙视劳动和不劳而获。

艺术上,他力主真淳,“质而自然”,不易富艳与雕琢。

由此可知,诗人是有明确的是非,感情倾向也很鲜明强烈。

这样,他就不会“放弃一切的价值关怀”,放弃“善恶的价值判断”。我们可以这样说:不是陶渊明没有价值观,

只是他与那些不营业务,整日空谈的士人价值取向不同罢了。

结语

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,由于儒教传统的强大影响,人为思想一直是我国历史传统的主流,

而自然思想只是一条支流,有时竟是暗流。

所以,文人士子多积极入世,关心政治,执着人生。只是魏晋时期,由于儒学的衰微,

自然思想才张扬起来,以致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。

参考文献

1.罗宗强《玄学与魏晋士人的心态》第343页

2.《汉魏六朝文学论集》第306页

3.《陶渊明的本体和“真”》炒股配资配资线上

诗人陶渊明思想杂诗十二首儒学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
热点资讯

相关资讯



Powered by 最专业的股票线上配资_最稳定的线上股票配资_最稳定的配资股票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© 2009-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